膝關節粘連(別名:膝關節纖維化粘連、膝關節纖維性粘連、膝關節纖維性僵直、膝關節僵硬、膝關節強直、膝關節伸屈功能障礙)是膝關節及關節周圍嚴重創傷及手術后的嚴重并發癥,是一個非常常見的,也是非常麻煩的臨床問題。由于膝關節伸不直和/或彎不下去,給患者的日常生活帶來了諸多不便,影響了患者的生活、心理和社交活動。傳統切開松解手術創傷大、出血多、影響術后早期康復,并且術后可能形成新的粘連,影響療效。然而,關節鏡的出現,使得膝關節微創粘連松解成為可能。
關節鏡下松解術治療膝關節粘連
手術方法:
采用膝前內、前外及髕骨上內、上外四個0.8cm切口,首先用鈍穿刺錐對外側溝進行鈍性分離,分離出約20ml 空間后插入直徑4mm、30°關節鏡,并由鏡鞘持續生理鹽水灌注擴張,間斷吸引沖洗。自髕上外入口進入電動刨削器,對外側溝纖維瘢痕條束進行切除,并逐步向中線擴大,遇堅韌的纖維改用推刀切斷,刨去殘端。多需先切斷髕骨下索帶后,方可進刨削刀頭,由外側可以松解到中線,包括擴大髕上囊;然后采用同樣手法,用鏡子與刨削器對內側溝進行擴大后同樣向中線擴展,直至髕骨下及髕上囊粘連全部切除;然后改由前內、前外入路進行關節內、外間室及髁間窩粘連松解術。鏡下發現由于長期粘連,關節軟骨面凹凸不平,軟化退變明顯。輔以輕手法松解,手法松解和鏡下松解清理交替反復進行直至膝關節屈曲達到110°以上,伸直為0°,再次行全面清理及軟骨修整。術畢注入關節粘連預防劑,手術平均需時145min,灌洗用生理鹽水20000ml。術后關節內置 10號導尿管負壓吸引,屈膝90°位石膏托外固定。
關節鏡下松解術治療膝關節粘連的優點
強直的膝關節,其髕上囊、兩側溝、內外間室及髁間窩均存在著廣泛的粘連,多數患者同時伴有關節外結構的攣縮。麻醉下推拿容易造成髕骨骨折、股骨髁部骨折,關節軟骨損傷及髕韌帶撕裂等嚴重并發癥。如果在未做松解的情況下,強力屈膝,只會使脛股關節前間隙張開,而不是股骨滑車在脛骨平臺上滑動,因此該方法對嚴重膝關節粘連的患者不適用。以往廣泛采用的關節切開松解及股四頭肌成形術,創傷大,多數患者往往因無法忍受術后的劇烈疼痛而不能進行早期功能鍛煉,導致粘連再發生,這是切開松解術療效不佳的主要原因;臨床觀察發現,疼痛閾值比較高的患者效果往往尚好。另一方面,由于創傷及長期關節強直造成瘢痕形成,皮膚萎縮。由于擔心切口部皮膚壞死,不能夠在關節充分屈曲的情況下縫合軟組織及皮膚,進而無法在充分屈曲關節的情況下做外固定,這些皮膚條件的限制也對最終療效產生很大的影響。關節鏡下關節粘連松解術,創傷小,術后疼痛輕,為患者進行早期功能鍛煉提供了良好的條件;切口小,術后一般不會出現因長期活動受限而引起的皮膚壞死,且可以在盡可能大的屈曲位固定,因而療效較開放性手術有很大的提高。
關節鏡下松解術,圖像經過放大,較開放直視下手術更精確,能切除粘連帶,防止再粘連的發生;同時檢查關節軟骨情況并進行必要的修整,對改善關節功能,減緩關節退變大有益處。由內外側溝開始后均為關節鏡下操作,完全可以避免對軟骨、十字韌帶及半月板的意外損傷,安全性較高。
關節鏡下松解術的適應證:
關節鏡下手術應注意對患者的選擇,其適應證為以膝關節內粘連為主的患者,對合并有股四頭肌粘連者應輔以其它松解成形術;另外應注意術后膝關節不穩定的可能性,關節粘連狀態下關節是穩定的,如已存在韌帶損傷,在松解以后可能出現關節不穩定,產生新的問題。此外,術中發現,粘連關節的軟骨均有不同程度的退變、軟化、凹凸不平,特別是那些粘連時間較長的患者。在行關節松解術后,關節摩擦負重會使軟骨向什么方向發展,是修復還是退變,有待于進一步的觀察。
聲明:本文重在醫學知識普及,不求任何經濟效益,如有侵權,及時聯系我們。
生產企業名稱:徐州益柯達電子科技有限公司(已授權)
注冊證編號:蘇械注準20222060603 蘇械注準20212061298 蘇械注準20142060203 蘇械注準20182181550
廣告審查批準文號:蘇械廣審(文)第270123-00907號 蘇械廣審(文)第260905-00905號 蘇械廣審(文)第250118-00909號
蘇械廣審(文)第231112-00908號
注:購買后請仔細閱讀產品說明書,注意相關事項,具體詳見產品說明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