椎間孔鏡和相應的配套脊柱微創手術器械、內窺鏡成像和圖像處理系統等共同組成的一個脊柱微創手術系統。利用脊柱側入路技術,在內窺鏡監視下摘除椎間盤突出組織。
第一步:術前體位定位,穿刺點,準備麻醉,注入亞甲藍及造影劑
體位:手術前根據突出或脫垂的髓核位置和性質選擇側臥位或俯臥位。
穿刺點:首先沿著脊突標記正中線,然后標記髂脊。如果要進入 L5-S1,進針點一般要旁開中線 12-14 cm。當C型臂放在側位時,用一個長的器械,如抓鉗,幫助確定進針路線。當達到突出的髓核時,畫一條進針路線。然后在水平距離線上再畫交叉點。此點即為進針點。
第二步:建立工作通道
造影劑注射完畢后,取出注射器,從穿刺針里先插入10G的導絲,導絲必須進入盤內,然后固定導絲退出12號的穿刺針,X光定位確定在盤內后,再沿著10G的導絲針插入一級擴張管直達椎間盤然后逐級穿入2、3、4、5、6、7級擴張管。除一級擴張管進入盤內其他的擴張管頂端達到突出的靶點上,嚴禁進入盤內。
第三步:椎間孔狹窄可用環踞擴大椎間孔
當遇到椎間孔狹窄的情況我們可以用環踞順時針旋轉打磨狹窄處,要注意觀察C型臂影像正側位位置圖。
第四步:放置工作套管
沿著6或7級逐級擴張管放置工作套管。設計有多種樣式的工作套管以滿足不同突出的特殊需要。標準配置提供的是最常用的工作套管,所有工作套管的外徑都一樣是7.5 mm確定放好工作套管以后,取出導絲和逐級擴張管.用C型臂確定工作套管放置的位置。正確的位置應該是放在神經根下方,椎間盤水平頂端正好在中線,開口朝向突出的髓核。
第五步:調節影像摘除髓核
連接椎間孔鏡到光源和內窺鏡攝像機。打開光源,調節白平衡,達到最佳彩色效果。把椎間孔鏡放入工作套管。調節合適的水流量和壓力對取得良好效果很重要。插入椎間孔鏡后可以看到各種組織結構。由于髓核染色,可以清楚地區別突出的髓核、神經根和硬脊膜。
第六步:應用雙極射頻修復殘留髓核和出血點凝血
在鏡下看到髓核或出血點時可以用雙極射頻進行消融和止血。消融功率用到70,止血功率用到40。
第七步:拔出工作套管,縫合切口,用無菌敷料貼敷傷口
椎間孔鏡相對優勢:
鎮痛藥使用 局部麻醉,約10n
臥床時間 1天左右
康復時間較快,3-6周
聲明:本文重在醫學知識普及,不求任何經濟效益,如有侵權,及時聯系我們。
生產企業名稱:徐州益柯達電子科技有限公司(已授權)
注冊證編號:蘇械注準20222060603 蘇械注準20212061298 蘇械注準20142060203 蘇械注準20182181550
廣告審查批準文號:蘇械廣審(文)第270123-00907號 蘇械廣審(文)第260905-00905號 蘇械廣審(文)第250118-00909號
蘇械廣審(文)第231112-00908號
注:購買后請仔細閱讀產品說明書,注意相關事項,具體詳見產品說明書